中国作家首次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最后,在促进农村经济生产组织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的发展,科技金融在农村的运用和因地制宜的农村金融创新。
例如,目前各金融机构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由于归属于不同的监管机构,在资本要求、投资渠道上的适用规则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其资金成本,造成了通道业务等套利行为的出现。(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促进债券市场统一。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推进外汇市场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减少中央银行对汇率水平的干预和日常性外汇买卖,增加其对汇率形成机制的调节。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需要长期投入的发展转型难以顺利推进,基于良好公司治理的风险防范难以有效实现。因此,当前金融改革的战略取向和路径安排应当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
四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步取消金融机构的行政级别,实现金融家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从而在资本约束、外部监管和市场纪律的约束下形成公司治理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在金融化的市场体系中,存贷利息差应该是非常小的部分,银行要通过各种金融服务来赢得利润。
当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时,本国的货币政策会受制于国外的货币政策。这不表明通货膨胀不会在今后抬头。即大而不倒的银行、汇率改革、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如果金融机构比较小,处理不好出现问题是银行自己的事情。
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的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大跃进。文章认为对这五项重点问题的改革顺序应该进行统筹安排,理论上的最佳顺序首先是进行国内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要解决银行的治理问题,推动汇率的改革和利率的改革。
据目前情况分析,美国中央银行滥发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实行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金融扭曲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后果是增大了危机。中国有这么大的存贷利率差与中国金融的实际发展情况相关联,因为中国有其他扭曲的方面,如中国的金融企业需要有贷款业绩,在这种要求下,贷款利率不能太低。在这种情况下看中国经济,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威胁,似乎前文所述问题并不重要。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相对缺乏灵活性,就有可能需要被迫进口外国的货币政策。如果风险倒逼改革的做法可以成功的话,首要前提是必须认识到存在风险,其次是对每一个风险提出对策。居民在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其资本收入仍可以得到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货膨胀会进一步加大财富分配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富人的非消费类收入可以利用多种投资工具,这些投资工具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这是造成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中国经常账户的顺差是其他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包括性别比例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健全等。(一)商业银行过大带来的效率损失和不必要的系统风险为什么说中国的银行过大带来了效率损失和不必要的系统风险?原因大体有五点。
这个现状解释了存贷差受到银行广泛欢迎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受到的巨大阻力。假设中国需要治理通货膨胀,但由于外国中央银行还是滥发货币,同时又缺乏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需要被迫进口货币政策,那将会对物价稳定带来风险。目前中国现在有很多学者倡导要大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之间有一堵墙被称之为资本账户管制,于是又有学者提出,可以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上,观点不一致,处在观望阶段。而利率改革的重要意义是可以淘汰管理不善的银行,增加竞争,让银行必须找到新的办法来增加利润。如果通货膨胀重新抬头而中国又没有及时进行汇率改革时,可能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比效率下降更可怕的事情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由此,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最佳改革顺序与实际的改革顺序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
为什么说物价稳定与和谐社会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货膨胀实质上是加剧财富分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国内的扭曲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一旦资本账户开放,国内的扭曲会放大。
日本将货物出口到泰国,也是会要美元。外国的货币政策宽松,本国的货币政策也宽松。
三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也可以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的人工合成货币的组成部分。如果是消费的PPI,还有可能是负值。二是中国的汇率改革(政府几次表述中国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灵活性的市场决定的汇率)。如果国外存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可能会由于汇率制度的制约被迫进口同样的货币政策,从而无法治理国内的通货膨胀,造成社会不和谐问题的深入。
低层次的国际化是提高本币的使用频率,在贸易计价与结算、公司债中广泛应用。从效率和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最佳的改革顺序首先是进行国内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要解决银行的治理问题,推动汇率的改革和利率的改革。
(五)人民币还未达到自由兑换的程度人民币国际化分为低层次的国际化与高层次的国际化。(四)资本账户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中国对流出和流入的资本都有限制,对流出的限制多于流入。
如果本国货币归本国使用,在向国际化发展的时候,遇到的障碍之一就是资本账户的限制。四是可以作为很多国家的储备货币。
因为存在国内的扭曲,一旦出现风险,对资本账户没有限制,不但海外的投资可以流出,国内的储蓄也可以流出,会放大国内经济的动荡。本来就有投资的冲动,放低了资本成本,可能会恶化了其他方面的扭曲。因此,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汇率改革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非常重要。
而到九十年代中期进行资本账户的开放,不到两年就进入金融危机。在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尽管中国有近200家商业金融机构,但四大国有银行储蓄市场占有率约为50%左右。
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宏观政策有诸多论述,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及其改革的排序问题。有时候国外的货币政策可能对本国不合适,被迫引进的货币政策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使财富分配进一步不平衡。
第一,商业银行规模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规模经济,但大于有效规模就等于无效。第三,大而不倒的银行加深了国有非金融企业的原有问题。